【軍官軍校】的夢想破滅了,不進則退的我最終踏上了退伍回家的路。

大凡當人在理想破滅時,除了那些修煉有成的高僧大德們能夠坦然面對外,對於紅塵俗世間的凡人,尤其對於一個家境貧寒,急需擺脫困境的我來說,內心深處的失落無疑是難以言表的。

記得當我離鄉背井三載,胸前帶著參戰前線退伍老兵的大紅花朵,以及部隊立功受獎的榮譽,興奮地回到家鄉,出現在親朋好友視野的時候。

我激動了,母親更是拉著我的手久久沒有撒開,母親哭了,站在旁邊弟弟妹妹也跟著抹淚。這是親人久別重逢的眼淚,是共同經歷了烽火硝煙戰爭洗禮後得以重生的眼淚。

人一輩子會流各種各樣的眼淚,唯有經歷了血染的風采後重逢的眼淚最值得珍藏。

三年服兵役的時間在人生長河中不算長,而部隊這所大學校對青年人的鍛鍊,卻是在平常社會中花十年時間也難以完成的。

在此期間能夠趕巧踫上戰爭這個紅塵中最大惡魔的考驗,並且在血與火的輪回中活著回來,不能不說是一件無比幸運的事。

畢竟同期赴戰場的那麼多戰友都犧牲了,他們的身體和靈魂,永遠地長眠在廣西雲南邊境的土地上。

每位犧牲的戰友都有一個家,都有一大堆親朋好友,或許還有他們各自的心上人兒及夢中情人。他們是為了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而血灑疆場的。

相比起犧牲的那些戰友而言,無疑又是幸運的。

離別三年家鄉的變化雖然不太,但也是變化不小。我們家原來的老房子由於年久失修,已經成了危房。母親和二個弟弟及一個妹妹,住在人民醫院臨時安排的上下兩層不到40平米的舊樓房裡。打開門對面就是醫院職工的廁所,那種特別氣味的流通可想而知。

這意味著我首先要解決的是住宿問題,好在當時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的弟弟蘇平,是個孤兒出身,獨自一人住在母親房子隔壁約20平米的房子里。平時與我們家關係很好,見到我沒有住處,便主動邀請與他一起同住。

我們倆人同住一起,住房問題是暫時解決了。可是工作分配又成了大問題,雖然城市兵分配工作是鐵定的,但是單位的好壞卻是不由你決定。

等待分配工作的日子是難熬的,退伍的時間恰好年底,臨近春節。看到家裡比較困難,不忍在家無聊的閒呆著。恰好此時有位戰友志輝也和我一樣等待分配,家境也比較困難。於是兩個相約找了一個臨時給各個商店送年貨的工作。

八十年代初還沒真正的改革開放,我們拉貨的地點是從副食品公司的倉庫里,先將各種新鮮出爐的各種糕點裝上板車,然後分送給需要的商店。這有些像現在外買送貨上門,只不過是用板車拉。沒想到小時候拉板車的經歷在我退伍後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又重演。

幸虧有這位戰友的相伴,我又得以度過人生的又一難關。他的母親是在他當兵證戰期間仙逝的,相較於我早已失去父親的人來講,可謂同病相憐。

兩位剛從前線回來的戰友,穿著有些洗得發黃了的舊軍裝,拉著堆得像山樣裝滿年貨的板車。一路行一路聊,同樣的經歷讓我們情同手足。雖然一路上不時引來些好奇的目光,以及些許同情的話語,對於我們經歷過生死考驗的退伍老兵來講,沒有絲毫的影響。

幹這活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率先品嚐到當年大部分年貨的味道。因為我們拉貨的倉庫裡堆滿了各種糖果點心,允許進入裡面的人品嚐,也就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吃了個嘴甜肚飽。

這期間的感情問題也很突出,與書信相戀三載的女友到了幾乎分手的邊緣。自然是因為「想當將軍的士兵」回來了,還拉上了板車,現實的確很骨感。

當然人的感情問題向來沒有對錯而言,回頭想想畢竟她曾經在你的生命中出現過,也曾給過你很多積極向上的鼓勵,乃至在前線在軍營,每當夜靜闌珊時拿出對方的小照,亦算是一種幸福的體驗。「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

常言道:「禍兮福之所倚。」也許我們是當時比較早退伍下來的前線戰士,回來後用當時時髦話講,即是保持了「革命退伍軍人退伍不褪色」的美德。那時軍人情節在政府部門和大眾中還是挺濃的,因而我們無意中被當作了退伍軍人的先進典型,引起了民政部門領導的關注。

經過他們工作人員的暗中考察和面試考核,拉了不到二十天板車,連板車癮還未過夠的我。被安排到了當時民政部門負責的地名普查辦公室協助工作,同時等待著最後安排工作。

在這個地名普查辦公室里,匯聚的都是當地的文化精英,他們有教師、詩人、作家,檔案館館長、中學退休的老校長。

而地名普查所涉及的內容包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古今人物典故地名變遷的歷史等等。無一不與文化水平高低聯結起來,我喝的那點墨水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好在我在這裡只是打雜的,勤快一點不怕臟累,也略略彌補了知識的貧乏。

但是那種對知識的渴望,又一次像烈焰一般,在胸中熊熊燃燒。

不久,我極其榮幸地被當地民政局錄取,成為一名正式的國家工作人員。這得感恩地名普查辦公室的領導和同事們的鼎力支持與推薦,讓我這位沒有絲毫背景的弱者居然進了國家機關。在我的心中只有感恩。

我被民政部門錄取的消息很快在小城市裡傳開,母親和家人自然喜不自勝。

中斷了一段時間的戀愛開始重新啓動,那時候剛開始改革開放,一部由郭凱敏、張喻主演的,反映國共兩黨上下兩輩子恩怨情仇及戀愛的電影《廬山戀》風靡全國。年輕人若能目睹一下,對老輩們的理解或許會更進一步。

在我這裡也上演了一部微形《廬山戀》,她的父母在中斷了近二個月的聯繫後,主動邀請我去看當時正在電影院熱播的電影《廬山戀》。她父親一邊看電影,一邊給我講述了父親與他在文革中兩派之間分歧鬥爭的往事。

原來我父親與她的父親在文化大革命革中,都是各自一派的領導,因為觀點不同經常辨論吵架積怨很深。大叔在電影結束後,對我意味深長地說:「你看電影裡兩家父輩打得你死我活,最近不是和解如初。你和女兒的事我們不會干涉的……

但是終究沒能挽回這三年獨戀的一段情愫,我們還是友好地分手,至今沒有再見過一面,這或許就是冥冥中注定的緣分使然吧!

自從分配到民政局機關工作,我那拼命三郎的勁頭又上來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這期間成人教育機制也開始啓動,成人能考大學的機遇也普級到了機關單位。

我是多麼渴望領導能夠給一個機會再考一考啊!然而我知道,像我這樣的背景,是不能隨便就提出要求的。

但我堅信機遇是等待著有準備的人,於是報名了成人高考復習指導班夜校的學習。將失戀的痛苦轉化在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去備考夜校學習的充電學習中,同時也蟄伏著等待實際應考的那一天的到來。

幾個月後,由於表現突出又被調到民政局辦公室工作。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一位剛從孤兒院調到機關當打字員,也即是後來成為兒子媽媽的美女闖進了我的生活。在我人生最孤獨的時候給予了極大的安慰與鼓勵。

不過這一次的戀情,卻是有著瓊瑤小說裡《在水一方》的情節。

那時候的我是如飢似渴地學習,她也始終不離不棄地陪伴支持。記得八二年有一次團縣委組織的學習知識動員會,要我們各自寫一篇短文時。我一口氣寫了兩篇,其中一篇幫兒子她媽寫的名為【知識就是力量】的短文,還被作為範文貼在牆上。

這一年機關單位來了1名考試上大學的指標,忐忑不安提出的請求自然石沈大海。

然而,【知識就是力量】的信念已然扎根腦海,也相信機遇始終是等待著有準備的人至理銘言。

我堅信!更多的卻是堅持!時刻準備著!

覚明

2017.6.14於美茵茨靜心

arrow
arrow

    Rulai3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