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道侶小蘭和德國乾兒子Leopold的爸爸Christian 媽媽Judith 一起,去參加美茵茨舉辦的脾酒節。
德國最有名當數慕尼黑的十月脾酒節(德語:Oktoberfest十月脾酒節)。
其間還發來了兩個活動現場的短視頻,那個熱鬧勁無法用語言形容。
所有參加活動的人,都穿著只在脾酒節上才穿的著裝。
男士穿上獨特搭配的衣服,盡顯伸士風度;女子則著低胸套裝,凸顯女性魅力。
這是一個脾酒盛宴,各種品牌的脾酒任君挑選。
大家在搖曳閃爍的霓虹燈和震耳欲聾的音樂伴奏下,舉起碩大的脾酒,興高采烈地碰著喝著,沈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彼樂即我樂。盤腿坐在沙發上,看到他們如此快樂的情形,感同身受般的一如自在。
待到道侶小蘭子夜回家,進門第一句話:
「師父,還記得2013年你曾經三次就治療好的那位渾身無名疼痛四十多年的老太太嗎?」
「好像有那麼回事,具體什麼情況記不得了。」
我答。
「今天晚上踫到了她兒子了。當Christian介紹說我是Meister Fu的夫人時,他兒子高興極了(因為她媽媽四十多年沒有治好的無名疼痛,被我三次給治好了)。
她兒子興奮地拿出他和媽媽爸爸旅遊時的照片給我看,老太太手舞足蹈開心快樂的樣子,比2013年你治療時年輕多了,也開朗了許多」。
小蘭說。
「好呀」!
我附和。
「他兒子特別感謝你治好了她媽媽的疑難病,一個勁兒地說要我問你好」。
小蘭說。
「謝謝!也代我問他和他爸爸媽媽好!」
我答。
「你知道嗎?你三次把困擾老太太四十年病,在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內給解決了。老太太一下子卻接受不了這突如其來的改變,變得有點兒神經質了,甚至鬧著要和老伴離婚」。
小蘭說。
「嘿,還有這樣的事」?
我驚訝!
「我還沒有告訴你哩,自打你治好老太太后,她在寫信感謝你時,竟然說Meister Fu是她的父親。我當時覺得不對勁,就寫信告訴她兒子防著點」。
小蘭說。
「後來怎麼樣了?」
我有些想知道後果。
「她兒子說自從陪伴媽媽四十多年的疼痛消失,無論身體和心理都接受不了突變。胡思亂想下近乎神經分裂,她兒子把她精神病院住了幾天才好」。
小蘭說。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事?回頭想想也是。就像中國《儒林外史》中有一‘范進中舉’的故事。主人翁范進千辛萬苦考中了舉人,竟不相信這是事實,激動的一下子瘋了……。」
我感嘆道。
「Christian對她兒子說:‘你還說,你媽媽病好了以後,還到疹所把我臭罵了一頓。說我治了那麼多年沒有把她的病治好。從那之後這些年,再也沒有找我看過病(Christian和夫人都是西醫大夫,開有自己的診所)。
小蘭叨叨。
「她兒子和Christian是好朋友,這次消費全是她兒子搶著買的單,合計約三百歐元哩」!
小蘭興奮地又道。
「嗯嗯」!
我還沈浸在老太太療癒疾病後,身心所產生的變化之中,同時也沈浸在《范進中舉》的回憶中,思考著沒有出來,只用「嗯嗯」地敷衍。
先說范進中舉:
范進是一位勤奮好學,渴望中舉、揚名鄉里的學子。
結果考了好多年的科舉,連個秀才都沒有當上。
在年近50最後一次考科舉的時候,他終於考上並中了舉人。
當他在大集上賣雞的時候,聽到自己已經中舉的消息,竟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全然不信這是真的。
等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卻已經變成了一個瘋子。
他的老丈人看了之後就把范進罵了一頓,說他中了舉人非但不高興,反而變成了一個瘋子。
為什麼范進在取得這麼好的榮譽後,卻突然發瘋了呢?
我們先從范進的身份說起。
范進都已經是一個年紀50歲的老人了,一輩子考了那麼多次科舉都以失敗告終,且受到了別人的嘲笑。
作為一介書生,家裡又非常窮,沒吃的沒有穿的。
就在他對自己悲慘的人生感到萬分無奈、幾要認命的時候,突然聽到自己中舉了,在這麼大的悲喜交集之下,經不起刺激突然就瘋了。
那麼為何中個舉人,會讓清代學子殫精竭力、趨之若鶩,必求而得之呢?
大凡人之天性就是為自己夢想拼搏而活,這或許是一種精神。但趨利避害,無利不起早也是人之常情。
清朝的科舉制度可謂: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山裡野雞變鳳凰,從此地獄變天堂」。
對於范進這樣一輩子都被人瞧不起的人來說,突然之間變成了舉人,這對於他來說是地獄變天堂的喜事。
但是經過了50多年的打壓,他已經不再相信自己能夠有這樣的命運,可是這樣的喜事偏偏就降臨在了他的頭上。
所以在面對這種大喜的時刻,他卻承受不了了,就變成了一個瘋子,其實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再言老太太:
老太太四十多年的無名疼痛,該有多少曲折複雜求醫問病的經歷。
不難想像幾十年來,老太太承受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帶來的身心壓力。
況且這病痛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名稱、無法確診定性,似幽靈般如影隨行的一個存在。
那種無助無奈又伴著絕望,還要極力撐著接受現實中的種種考驗。
可以理解他的丈夫整天面對無病呻吟的妻子,陪伴她冷面對熱臉地求醫問藥,安慰心靈。時間一長難免有不耐煩的時候。
其實雙方都承受著壓力和委屈。
尤其是弱者老伴,幾十年間該忍受了多少無奈?!
一旦無名的疼痛消失,那種沈澱在心靈深處壓抑著的情緒,必然如脫繮的野馬奔騰而出。
其要求與丈夫離婚的舉動,正是委屈突然暴走的結果……。
因此,從老太太的個案可以吸取經驗教訓。
即作為從事養生職業者,思考問題一定要全面細緻,多從患者身上尋找容易產生問題的珠絲馬跡。
同時將身體治療與心理調節有機結合起來,防患於未然,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出現。
總之:
醫者拳拳心,當與患家連;慈悲精誠在,防範勝治療!
覚明2019年10月25日於美茵茨菩提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