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上網讀了一篇《當大學生就業成為普遍性歧視,高考還有價值嗎?》的文章,喚醒了一段塵封已久幾近遺忘的記憶。

我是19759月響應國家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滾一身泥巴,乾一輩子革命」的高中畢業下鄉知青。

1977102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的新華社稿件《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當年高考招生範圍為「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這則期待已久的消息傳到我所在知青點時,大伙兒甭提有多高興了,全知青點的知青幾乎都加入了復習備考的隊伍。

那時我己經是一名擔任知青點民兵排長的老知青。兩年多的農村生活,讓我們這些當時還略優於農村生活的小城市知青,慢慢地拋下了當初「扎根農村乾一輩子革命」的豪言壯語。

眼見著一個個有背景的同伴走後門或入伍、或招工進城,脫離了這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我的心像是打碎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有。

但深知象我這沒有絲毫背景的知青,唯有拚命勞作努力表現才有出頭之日,因此下鄉後臟活累活搶著乾。

尤其是聽到農民大叔給我們講:「作為一個真正農民的標誌,就是要把自己曬得黝黑髮亮,男士逢下雨光著膀子赤祼上身都會滴雨不沾,並且一顆顆的象珍珠一樣順著身體滾落下來」的話時,更讓我的拼命勁濃了幾分,真個是太陽底下只穿短褲插秧割谷捆稻穀,雙腿和背上被收割時的稻子划得滿是血痕,砍柴時大捆的柴象小山似的駝在背上,一副乾活不要命的勁頭,最終落了個「拚命三郎」的雅號。

由於知青點人多環境嘈雜,影響復習效果。為了讓自己能夠安心復習備考,便釆取了暫時離開,選擇到當時我下鄉所在公社人民武裝部沈部長的家裡學習。

1977年的冬天,中斷了11年的高考重啓。

1977年的冬天,徵兵工作在這期間開始。

這裡須要感恩說明的是,我的第一志願是參軍入伍報效祖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那時候真是可勁的表現自己。

在那個特殊年代,只有苗紅根正有背景的人才能有當兵的機會。我苗紅根正不缺,唯獨缺背景靠山。因而二次徵兵體檢過關入圍,最後定兵時卻被有背景者給頂了下來。每次看到與自己定兵前最後一夜躺在身邊的應徵者,穿上新軍裝入伍了,自己卻在最後一刻被刷了下來,第二次甚至將已經拿到手的軍裝退回,那種挖心掏肺的感受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曉。

然而表面上還得裝作無所事事的樣子,以免被人看出意志不堅定,當兵的願望准吹。不過我的那種執著勁倒是感動了部長,加上在知青點掛了個民兵排長的小職,在慢慢地接觸中與部長交上了朋友,同時也與他們家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當我提出在他們家復習的請求後,全家人都熱情地接納了我(合十感恩)。

沈部長家就在離知青點只有兩公里名叫柏樹村的地方,因村前有兩顆高大的䧳雄逾百年的柏樹而知名。房子是青磚灰瓦石板鋪地、裡面帶著天井的高大四合院式建築,想來也有百多年的歷史。

南方十一月的天氣可謂漸進寒涼,而在有著天井調控溫度的四合院裡,卻是夏涼冬暖般的舒適宜人。我是在部長全家人的呵護下,在幽靜的環境中,尤其是部長的父親沈伯和大媽對我不時的噓寒問暖,一日三餐備好可口的飯菜,讓我如在家般的溫馨中完成高考備戰的。如今回憶起來,只有無限的感恩!!!

 

19771128日到1225日期間,是考生高考的的時間,也是歷史上拉得時間最長的考試。由於備考時得到了部長一家的特別照顧,復習期間效率甚佳。記得我報考的是文科,考試題目不是特別難,由於古文多少有些基礎,考試算是自我感覺良好地按時交了卷。

 

1977年的冬天,舉國上下的徵兵工作也在這段期間如火如茶地展開,我自然是熱血沸騰的響應祖國召喚,第三次報名應徵。

這一次沈部長對我說:「只要你徵兵體檢合格,我就保證你能入伍。

但是經過兩次徵兵失敗的我長了個心眼,就是想辦法靠近部隊接新兵的首長,與他們混熟後說不定會點名要你,這是從有經驗的朋友那裡得到的葵花寶典。總之多一份保險最好。

機會終於來了,這一天部長交給我一個任務,到離武裝部住地約十五公里左右的深山,挑一擔上好木碳給兩位部隊的接新兵首長烤火。

如此良機難遇,自然爽快的答應了。

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我接受任務就按照地址出發了,興高采烈的我沒費什麼力氣就找到了目的地。辦好手續挑起擔子往回走,木碳大約70斤左右。起初挑著還算輕鬆,俗話說:「遠路無輕擔」,挑著挑著便覺得沈重起來。

走了約三分二路程的時候,天已經快要黑了。由於出發時過於自信輕率,以為很快就會來回。山裡羊腸小路還帶著些露出地面的岩石,頗有些起伏不平,越走越覺得肩上的擔子越發地沈重。於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直到夜裡子時接近次日凌晨一點多,才到達兩位接新兵首長住的地方。

我用略帶顫抖的手指輕輕敲開門,將木碳交給他們。當他們看到我那滿臉抹黑汗跡猶存的臉,也都激動地握著我的手連聲道謝,並將我拉進了他們住的房間。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我便毫無顧忌地含著熱淚地將我想當兵的願望,以及兩次被刷的經歷告訴了兩位首長。

他們聽完我的傾訴,有些動容地也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只要你的體檢合格,我們便會想辦法要你。」

蒼天不負有心人,第三次徵兵體檢毫無懸念地通過了。

說來也巧,定兵時我們知青點只有一個名額,但是體檢合格的有兩個。按照常規二選一,對方是幹部子弟,背後使的力量足夠強大,刷下的必然又是我。好在部長的瞭解和兩位接兵首長的鼎力幫助,從別的地方調來了一個名額,算是定向特招入伍。

在歷經了千辛萬苦之後的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穿上了新軍裝。記得穿上軍裝的那天,首長髮給我們每一位新兵六元人民幣。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拿工資,當我將其中的一半交給母親時,母親哭了,哭得是那樣的傷心裂肺,那樣的難以自持。末了,母親又開心地笑了,笑容是是那樣的甜美。以至於數十年後還依稀記得當時哭笑的情形。

到達部隊已經是1978年二月左右,得償如願的我被分配到新兵連集訓,由於訓練成績突出很快就成了關注對象。

大約二月初的一天,營教導員派通信員將我叫到他的辦公室。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來到教導員處,喊了聲:「報告!」

「進來!」教導員說。

走進教導員房間,教導員熱情地叫我座下,聊了幾句我在部隊還過得慣否以及些許家常話後,突然嚴肅地問我:「現在有一個選擇需要你謹慎回答。」

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於是問:「什麼選擇?

教導員:「你在入伍前參加了1977年冬天的高考,現在大學錄取通知書下來了,因為你已經到了部隊,是讀書還是繼續留在部隊,需要你二選其一。」

 

「我考上大學了?什麼學校?」我有些興奮的問。

「是的,但是哪所學校不能告訴你,今天我只想知道你是選擇繼續留在部隊服役,還是選擇大學讀書。如果選擇讀書,部隊會歡送你回去。如果繼續留在部隊,當然是更加歡迎。」教導員如是說。

我聽到這句話,聯想自己為求參軍所歷經的酸楚,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繼續留在部隊。

十個月後部隊便開往了廣西邊境地區,日夜開始了戰前的緊張訓練。

 

1979217日早晨六點四十分至316日下午四點多,隨部隊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立功受獎,大難不死,從廣西龍州水口關凱旋門回國。

忽然想起了一首唐詩:「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徵戰幾人回!」

徵戰沙場的我卻活著回來了……復夫何求?

合十!!!

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 57-RULAI333 覚明

201767日於德國美茵茨淨心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lai333 的頭像
    Rulai333

    至一333的部落格

    Rulai3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