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8361-7836f22f96a4d167.jpg

覚明和杰森

此次巴拿馬養生遊的起心動念者,或曰發起者是大山的女兒洛悌,也是「至一能量養生坊」受益者,自然成了「巴拿馬養生遊」最佳景點導遊和協助選擇能量充足地修煉的不二人選。

事實也是如此,第二天在巴拿馬老城,像冥冥中安排好了似的,遇上幫助洛悌裝修新房子的加拿大溫哥華木匠藝術師傑森,且這位木匠藝術師傅祖孫三代都是從事木匠及木頭雕刻藝術,是加拿大著名的木雕藝術家。他們將漂流至溫哥華海岸的各種散木,用手撫觸和心靈去感知木頭狀態,以確定將某塊木頭或某顆樹雕刻成長久保存的藝術品,真個是「變腐朽為神奇」之舉。

傑森從小跟著長輩從事這項工作,耳濡目染下靈性十足,能夠提前感知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或許陰靈太厚,陽氣不足的緣故(至少我接觸他時有這種感覺),傑森有種靈魂無有歸處的孤獨,因此四處遊歷尋找靈魂的歸屬,常常是每到一個地方呆上幾個月或幾天,將賣掉木雕藝術品的錢用於消費和繼續前行。

洛悌也是一位靈性很足的女士,在幾年前裝修房子時與傑森相處了一段時間,很多充斥著年輪沈殿和靈性能量的木頭,都是由傑森找來並指揮安裝的,其中有一處印第安人居住過的舊房子遺址,傑森就找到了好多歷史沈澱的木頭,給新裝修的房子平添了幾分神秘與靈力。

洛悌能夠感受到傑森內心深處的孤獨,幾年不見這種感覺更甚。

當我和曉藍再次出現在傑森面前,並購買了兩件紀念木雕工藝品,傑森由衷地爆發出陣陣喜悅,敝開心扉地交流了他曾到中國旅遊時的美好感受。除了贊嘆中國發展速度讓人震撼外,在談到頂禮金色大佛與五百羅漢時,更是手舞足蹈、欣悅異常,孤獨感已全然不見……。

今天的主要任務是參觀巴拿馬運河的前世今生,這一地點位於運河船閘處。

說也蹊蹺,在通往船閘處的路上,被特殊情況阻礙不能直行到達,只好繞著半個巴拿馬城轉了一圈,重新見到了巴拿馬首都機場和地鐵火車站等重要景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當汽車行駛到巴拿馬美洲大橋橋頭時,老遠看見聳立著一個約十餘米高尖頂方碑,待到靠近時上面赫然寫著:

「紀念華人抵達巴拿馬150週年紀念碑」

它是由當地華人在政府支持下籌款修建的。

由於來回兩次經過美洲大橋,紀念碑又聳立於橋頭一側非常醒目,不由多關注了一些時間。

在覚明過去的印象中,巴拿馬是個遙遠的地方,這裡國土面積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0萬。大名鼎鼎的巴拿馬運河卻是如雷贯耳。但是美洲橋畔有一華人紀念碑確是聞所未聞。

在沒有真正到達巴拿馬運河參觀運河前世今生前,接連兩次見到「紀念華人抵達巴拿馬150週年紀念碑」

5448361-c917d9b089f4851c.jpg

紀念華人抵達巴拿馬150週年紀念碑

自然在覚明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2017年巴拿馬當地時間612日晚

據中國僑網2017620日報道,早在160多年前,就已有華人來到這片土地,他們參與了巴拿馬鐵路修建,而後又開鑿運河,為巴拿馬的城市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2017年巴拿馬當地時間612日晚,北京時間613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巴拿馬共和國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19世紀50年代,部分華人從美國南下巴拿馬,從事墾殖及貿易活動,成為最早來到巴拿馬的華人,而真正的「契約華工」抵達巴拿馬則是在1854年。

早期華工來到巴拿馬參與鐵路修建。在1851年至1865年間,共有2萬華工在巴拿馬鐵路西段工地施工,是修築鐵路的主力。由於環境惡劣,許多華工染病身亡,只有少數人回到祖國。

5448361-26a78bbcfff96b60.jpg

數百華工血灑運河

1881年的前後30年間,近萬名華工先後來到這裡開鑿運河,其間有數百人喪生。1914年,巴拿馬運河終於竣工,成為現代工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現而今,這些契約華工的後代早已融入當地社會。華人的存在,為當地的種族多元文化添上濃厚的一筆。

巴拿馬政府設有中華民族日,議會兩年前還成立了中華民族委員會,負責與政府溝通僑社事宜。當地民眾對華態度友好,巴依薩諾(西文意為老鄉)一詞是當地人對華人的普遍稱謂。

眼瞅著不算高大的紀念碑,感受著一百五十多年前華夏勞工英靈們的流動。一種炎黃子孫的熱血豪情尤然而生,同時另一種悲壯亦同時顯現,似是與紀念碑有靈魂深處的共鳴!

 

 

注:由於網絡和集體遊關係,沒有大把時間沈澱寫作,巴拿馬運河乃重中之重,先留下印象再慢慢修改。

arrow
arrow

    Rulai3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